汉武帝时 ,宫中每到重阳必饮菊花酒。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,祝他长命。晋代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 ,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。汉魏时期酿造菊花酒的办法已有简述 。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 ,有一次,他痴坐菊花丛中 ,忽见江州刺史王弘送来美酒,他便将菊花充作好菜下酒,从此成为古今美谈。直到明清 ,菊花酒依然盛行 ,在明代高濂的《遵生八笺》中记载 ,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。此俗自汉时宫殿传人民间,相沿成习至今 。
鲜花可食之风更是盛行于唐代 。听说武则天于花朝日(每年阴历的二月十五日)游园赏花 ,令宫女收集百花 ,和米捣碎 ,蒸成百花糕分赐臣下。她自己非常喜爱松花,爱吃一种用松花制成的糕点 。唐代今后,一些文人雅士把食花看作是一种情味典雅的日子享用,留下许多“秀色可餐”的美谈。宋代苏东坡喜用松花制造食物,他将松花 、槐花 、杏花入饭共蒸,密封数日后得酒。并挥毫歌咏,道出了松花的美颜功用 。
清朝慈禧为美颜养身,常以鲜花为食。每年六月之后,在荷花怒放的时节,待红日跃出地平线,荷花敞开后,慈禧令宫女们采摘最完好 、妖媚的荷花带回御膳房 ,将肥胖的花瓣浸在鸡蛋、鸡汤调好的淀粉糊里,再炸至金黄酥脆作为点心。她还将玫瑰花捣烂,拌以红糖 ,通过特别的配料加工,制成一莳花酱,涂在面食点心上,食后齿颊留香。因为慈禧太后常用鲜花提取精萃 ,用于美容 、美发、润肤 ,她的肤发老而不衰。
近年来 ,科学家们研讨发现,花卉含有16至22种氨基酸及丰厚的蛋白质、淀粉、脂肪 ,并含有维生素A、B、C以及铁、镁、钾、锌等微量元素,还含有抗菌和抗病毒物质,具有必定的药用和保健功用 ,可增强体质 、延年益寿 。如菊花能安肠胃 、利血气;金银花清热解毒 、养血止渴;茉莉花生发养肌;梨花清热化痰;栀子花清肺凉血;玫瑰花活血理气 ,驻人容颜;芍药花能行血中气;月季花能消肿疗疮 。由此看来,古人食花风俗确有其道理 。